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铁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以下流程图,以该矿样为原料生产CuCl

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铁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以下流程图,以该矿样为原料生产CuCl2•2H2O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在实验室中使用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请简述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______.写出你熟悉的、符合上述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______.
(2)在焙烧过程中还有废气产生,其中一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若在实验室中以碱液吸收处理之,图2 A、B、C装置中可行的______(填字母);若选用甲装置,则烧杯中的下层液体可以是______;
(3)步骤②酸浸过程中,需要用到3mol•L-1盐酸100mL,配制该盐酸溶液时,除了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
(4)上述流程中,从矿样到产品______次用到过滤操作.
支持莱科宁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稗子凯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步骤①的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装置是快速制氧气的装置,所以分液漏斗中加入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2)处理过程中主要是防止液体倒吸,A、B、C装置中防倒吸的是AB;若选用甲装置,则烧杯中的下层液体可以是不溶于水的溶剂,防止倒吸,下层液体为CCl4
(3)配制该盐酸溶液时,除了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依据配制溶液的步骤;
(4)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过滤的是③⑤⑥,需要进行三次过滤.

(1)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可利用压强差原理,关闭a,打开b,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微热,如水槽中有气泡,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回流一段水柱,可证明气密性良好,
步骤①的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根据装置图可知是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所以用H2O2和Na2O2来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为:关闭a,打开b,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微热,如水槽中有气泡,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回流一段水柱,可证明气密性良好;2H2O2

MnO2
.
2H2O+O2 ↑;2Na2O2+2H2O=4NaOH+O2↑;
(2)A、B可以防止倒吸,C不防倒吸,对于甲装置:SO2是极性分子,所以下层液体必须是非极性液体方可防止倒吸,CCl4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B;CCl4
(3)配制该盐酸溶液时,除了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100ml的容量瓶,量筒,
故答案为:100ml的容量瓶,量筒;
(4)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过滤的是③⑤⑥,需要进行三次过滤,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和物质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物质分离的流程分析和原理利用,溶液配制,防倒吸的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的判断,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