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滨海县模拟)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象可

(2010•滨海县模拟)NaNO2(亚硝酸钠)、NaCl和物质M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象可知(  )
A.20℃时,100gNaNO2的饱和溶液中含NaNO280.8g
B.t2℃时,NaNO2、NaCl和M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NO2<NaCl<M
C.分别将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二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可用下述方案鉴别NaNO2、NaCl两种物质:20℃时分别取NaNO2、NaCl各5.0g于两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充分搅拌后观察
简道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linmf908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同温度下的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或者判断等量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多少.

A、由于在20℃时,NaNO2的溶解度是80.8g,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80.8gNaNO2,故A错误;
B、有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大小关系是NaNO2>NaCl>M,故B错误;
C、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而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NaCl和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氯化钠溶液中会有少量的晶体析出,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而M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M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因此M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小一些,故C错误;
D、由于在20℃时,NaNO2的溶解度比NaCl大很多,因此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NaNO2多,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48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