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分析请大家用下从目标管理和动机方面帮忙分析下,下面是案例:赵副厂长该怎么办赵林德是某汽车零件制造厂的副厂长,分

管理学案例分析
请大家用下从目标管理和动机方面帮忙分析下,下面是案例:
赵副厂长该怎么办
赵林德是某汽车零件制造厂的副厂长,分管生产。一个月前,他为了搞好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到第一车间甲班去蹲点调查。一个星期后,他发现工人劳动积极不高,主要原因是奖金太低,所以每天产量多的工人生产二十几只零件,少的生产十几只零件。
赵林德和厂长等负责人商量后,决定搞个定额奖励试点,每天每人以生产20只零件为标准,超过2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这样,全班二十三个人都超额完成任务,最少的每天生产29只零件,最多的每天生产42只零件,这样一来,工人的奖金额大大超过了工资,使其他班、其他车间的工人十分不满。
现在又修改了奖励标准,每天超过3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这样一来,全班平均生产每天只维护在33只左右,最多的人不超过35只,赵林德观察后发现,工人并没有全力生产,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只要30只任务已完成了,他们就开始休息了。他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了。 思考:1)在激励员工时有那些不妥之处,为什么?2)假如你是赵副厂长,你应该怎么办?
janng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finger007 幼苗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92.9% 举报

建议你去看本书《世界500强企业》里面有部分讲500强企业的工资给付方案的!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你实施按劳分配时,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调动起工人的积极性,但是案例中有一点不可取的是,企业生产是一整套的,现在的企业以车间化生产,每一道工序都会有相应的人去完成,是拆分化方式,所以在这个案例中,这个厂长,只看到了让这个车间的工人积极性大幅度调动,而忽视了别的车间的工人的感受,所以这是不可取的地方之一;第二,等你发现对别的车间的工人无法交代时,不是想着怎么让别的车间的工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是想着通过提高要求来让别的车间的信服,这是不可取的;这就偏向于压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一样,你在原来的要求上提高了,第一次有效,但是等你再次提高要求时,本来生产29个以上便可以奖励,现在变成了30个以上,才有奖励了,工人怎么看,按照生产关系学,他们会认为:如果我们开始生产多起来,你,作为一个管理者,却来最大的压榨我们,让我们更多的生产,所以他们为了避免你再次提高要求,所以大家都一致对外,开始有目的性的进行生产,我们的指标就是那个数,绝对不能多,一多,管理者就会加高要求!所以自然就产量上不去了! 案例解决:企业的生产毕竟存在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你不能顾此失彼,所以当你考虑到这个车间的积极性时,也需要考虑到别的部门的利益;不能片面化地提升,所以,你要在全场的范围内,进行奖励机制,但是企业里,由于分工不同,我们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可能大家工资都一样,所以你可以在另一方面上,进行薪金的架构的调整,具体,你要看看我推荐的那本世界500强企业的做法!余外,在生产中,要避免通过提高生产标准的措施,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换形式,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余外,事物存在必然有其本质性的关键,所以要看到本质,抓住关键,来进行调整!我能告诉的就只有这些了,还有疑问的话,我知道的一定说!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4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