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数学竞赛感受,中学,

亲爱小雪53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jj_gz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89.5% 举报

高手如云,不进则退.数学竞赛就是一场头脑风暴,比拼的就是脑细胞.
和平日的测试不同的是,在竞赛里,题量不是重点,你的思维才是王道.很多竞赛题都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思路要多想,想清楚,看标准答案的进步是远不比上实践来的划算.
积跬步,以至千里,竞赛是很锻炼头脑的,对你的未来大学、工作中思维逻辑的培养都有贡献.

1年前 追问

5

亲爱小雪53 举报

能写成文章吗?题目?

举报 jj_gz

网上扒吧,参考:http://www.***.org/html/2009/12/08/68.html

亲爱小雪53 举报

是否能帮我代劳,不用太多字

举报 jj_gz

在竞赛的学习或者推而广之的日常学习中,有的人学得轻松却成绩优秀,有的人焦头烂额却跟不上步伐。有人将前者归功于智商,后者归咎于愚笨。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天资上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自身的后天的锻造,也就是正确的兴趣取向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那些对于有志于在某学科的竞赛中有所作为的同学们,方法上的选择尤其重要。 对于日常的学习,我有一个信条级别的原则,那就是“努力完成老师要求”。虽然很简单的一句话,可能大家平时听家长老师教诲对这句让自己耳朵都张茧子的话已经有一定的免疫力了,但是要自己真正地去落实这句话着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谁能认真完整地完成老师留下的每一次作业,谁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谁能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想到“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做学生的虽然不能机械地一味地被老师教材牵着鼻子走,但是也同样不能以此为借口放任自我。按照盐和饭的理论讲,毕竟老师经历的学生比每个学生经历的老师多多了。 而我们同样要一砖一瓦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让我们能够爬上更高的肩膀。 相比之下竞赛的学习便是那种创新能力的体现了。谈到具体的学习方法的话,我认为多做题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不能盲目地去以完成的题量为标准衡量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经常听到有的学长说曾做完了多少本书的多少万道题,如此这般。当然多做题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我不觉得那种做题的激情适合竞赛人才的培养。真正对数学知识点的熟悉并不是要把自己的题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更何况各种知识点之间的排列组合的考查方式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不是去追求成为见到任何考卷都会惊叹“这个题我见过,在某某书的某某章节”的题霸,而是那种见到任何题目都能一下子说出自己可能会用那些定理或者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手。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从精髓去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用那种网络化的思维去离解题目的各个考察点。这需要一种对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对于一个定理来说,也就是定理的证明;对于一个定义来说,也就是这个定义产生的用途和必要性。要有从根源上去理解知识点的习惯,只有那样才能达到比做题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对知识点掌握到这样程度的基础上再去适当地做些题来练练思路和手法,最终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1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