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3I-(aq)+S 2O2−8(aq)⇌I −3(aq)+2SO2−4(aq)

已知反应:3I-(aq)+
S 2O
2−
8
(aq)⇌I
3
(aq)+
2SO
2−
4
(aq)
(1)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
(I
3
)•c2
(SO
2−
4
)
c3(I)•c
(S2O
2−
8
)
c
(I
3
)•c2
(SO
2−
4
)
c3(I)•c
(S2O
2−
8
)

(2)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能量,则反应的△H______0(填“>”、“<”或“=”);
(Ⅰ)、(Ⅱ)两线中,使用催化剂的是______线;
(3)反应中发生反应的I-与被氧化的I-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
(4)反应的速率可以用
I
3
与加入的淀粉溶液反应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60
c(
S 2O
2−
8
)/mol•L-1
0.040 0.040 0.080 0.080 0.040
t/s 88 44 22 11 t1
则: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显色时间t1=______s,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zz动漫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9花听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94.7% 举报

解题思路:(1)平衡常数指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可不写,对于非水溶液中的反应,溶剂的浓度同样是常数;
(2)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途径,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热;
(3)根据方程式可知,I
3
可看做I2和I-相结合形成的微粒,故发生反应的I-与被氧化的I-的物质的量比为3:2;
(4)由题目中表格数据可分析出c(I-)、c(S2O3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显蓝色所需时间越少,故实验目的应是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比数据组①和②、数据组②和③、数据组③和④、数据组①和③,分析当其中一个变量(即一种反应物浓度)保持不变时,反应时间的变化(即反应速率的变化),然后分析当两个变量同时变化一定的倍数时,反应时间的变化(即反应速率的变化),就可以得出其中的规律,据此计算t1

(1)反应3I-(aq)+S 2O2−8(aq)⇌I −3(aq)+2SO2−4(aq)的平衡常数k=c(I−3)•c2(SO2−4)c3(I−)•c(S2O2−8),故答案为:c(I−3)•c2(SO2−4)c3(I−)•c(S2O2−8);(2)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

点评:
本题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通过陌生情景考查平衡常数、反应中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浓度)、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难度较大.(4)中解决该类试题应注意: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理解直接测量与实验目的间的逻辑和数学关系;②理解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运用.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2.43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