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探究课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探究课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试剂:18mol/L硫酸20mL,纯铜粉足量,足量2mol/L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根据右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______操作.
(2)烧杯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伸入烧杯中的目的是:______.
(3)加热烧瓶20分钟,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待烧瓶中反应基本结束,撤去酒精灯,利用烧瓶中的余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然后由导管a通入足量的空气,以确保烧瓶中的SO2气体全部进入烧杯中.在该实验装置中的______ (填仪器名称)起到了确保硫酸溶液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4)将充分反应后的烧杯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3.98g,请计算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______.
(5)有同学提出在上面(4)中可以不必加入双氧水,直接进行后面的实验,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请结合你的理解分析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双氧水,说明原因:______.
5爱你1314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不服输的蜗牛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84.2% 举报

解题思路:(1)装置是气体发生装置,需要在开始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伸入烧杯中是防止液体倒吸;
(3)烧瓶中是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装置中长导气管兼起导气冷凝的作用,使水蒸气冷凝回流;
(4)加入过氧化氢把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称量计算硫元素物质的量,依据硫元素守恒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反应的硫酸最低浓度;
(5)不加入过氧化氢,沉淀为亚硫酸钡和硫酸钡沉淀,不能计算硫元素物质的量,对实验产生误差.

(1)实验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装置,在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
故答案为:检验装置气密性;
(2)二氧化硫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伸入烧杯中是防止液体倒吸,
故答案为:SO2;防倒吸;
(3)烧瓶中是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


.
CuSO4+SO2↑+2H2O,装置中长导气管兼起导气冷凝的作用,使水蒸气冷凝回流,起到了确保硫酸溶液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故答案为:Cu+2H2SO4


.
CuSO4+SO2↑+2H2O;长导管;
(4)加入过氧化氢把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3.98g为硫酸钡沉淀,物质的量=[13.98g/233g/mol]=0.06mol,依据硫元素守恒,被氧化的硫酸为0.06mol,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u+2H2SO4


.
CuSO4+SO2↑+2H2O,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为0.12mol,剩余硫酸物质的量=18mol/L×0.020L-0.12mol=0.24mol,剩余需要的最低浓度=[0.24mol/0.02L]=12mol/L,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干燥;12mol/L;
(5)不加入过氧化氢,沉淀为亚硫酸钡和硫酸钡沉淀,不能计算硫元素物质的量,所以需要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硫酸钠为硫酸钠后,再进行沉淀称量计算,
故答案为:需要;在烧杯中生成的Na2SO3可能被部分氧化为Na2SO4,如果不加入双氧水而直接测定沉淀质量则无法确定S元素的物质的量,从而使实验结果错误.

点评:
本题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性质的分析应用,实验设计方法的设计方法,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