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语用”训练——2013寒假读书笔记1

jiafei117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雷尼-星尘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一、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1、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对于学生的出错,教师要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让学习主体得到体面的言语实践机遇,帮助其建构合理的图式.(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就像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说明在认知上出现问题,无法自行建构,教师此时不能简单粗暴的纠错,而是要善于在言语实践中帮助学生自己建构.)2、倾听的忽视:交流中的语用 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更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对话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语文能力.教师倾听学生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模糊的诘问:表达中的语用 质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在课堂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开放和真诚的倾听和倾吐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智慧的迸发.人文的分离:写作中的语用一旦学生的书面“倾吐”不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而是为了适应既定读者(例如语文教师)之要求,那么这种“倾吐”就会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倾”也.此乃当前习作教学之弊.倾吐的过程应该成为表现自我的过程,写作与自我之间应该完全同步.二、抓住“语言”这个牛鼻子1、思考着读 思考着读的核心是学生在任务引领下的自学、先学,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领会、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2、比较着学 要真正把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落实到实处,必须完成语文课堂的转型,既关注写什么,又关注怎么写,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思.比较着学,不失为一种选择.3、拓展着写写是语言的一种编码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表达,课堂就有了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时空,避免了在内容繁复分析上的消耗.三、“泉”眼无声,“趣”味盎然写景类文章独立阅读的方法:先读出景是怎样的探究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追问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达的读写结合阅读过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四、让词语在交际中活起来1、结合课文情境,第一次点击词语2、结合练笔语境,第二次点击词语以文本中的重点词语为目标,把重点词语、短语复现,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来练笔,让这些词语成为积极语汇.五、语用,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教师的提问,要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有关联性和层次性,不要个个孤立,更不要没有思维的质量.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然后根据这些语言现象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来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语用的意义有两层:首先是正确的理解词句的本义,其次是在运用过程中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从正确理解词句的本义起步.六、让“词语盘点”教学“实”起来一词一世界.词语教学是平时教学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是散落在单元中的珍珠.1、分一分,看谁分得最正确2、比一比,看谁积累得最多3、找一找,看谁找得最正确4、填一填,看谁填得最恰当5、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形象6、写一写,看谁写得最连贯1、画面相辅,让“日积月累”鲜活起来2、拍客寻美,让“日积月累”生活起来3、照片注释,让“日积月累”活用起来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载体,同一篇课文,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个语言点,不同年级的教学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经验的起点研制阅读教学内容,举要删芜,才能让不同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应有的发展.看似寻常最奇崛,阅读教学要提升学生阅读欣赏的眼力,教师须慧眼识珠,看到学生看不到的语言风景,引导学生在疏忽处驻足欣赏,平中见奇,体味语言魅力,发现阅读乐趣,提升阅读能力.管建刚《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自然段摆出观点,是“起”;第三自然段顺着观点,举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举出反面例子,是“转”;最后总结,是“合”.如此梳理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式样,也开始关注揣摩篇章结构特点.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