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聊城二模)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

(2010•聊城二模)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l)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分析A→D和C→E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____.
(3)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后者抵抗力稳定性较强.原因是______.
(4)乙图中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
(5)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6)若乙图表示的是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则最终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______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请对草原的合理放牧提出建议:______.
(7)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图丙中补充完整甲图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模型图.(补充必要的箭头、方框内填写字母)
海之泪花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优尔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94.1% 举报

解题思路:从图甲分析可知:甲图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是大气中的CO2库,D是生产者、CB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在这个图中所含有的食物链是D→C→B.图乙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t0→t1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在逐渐增大,达到t1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值.t1→t2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在逐渐减小,达到t2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达到K值后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1)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则B、C、D、E构成群落,非生物成分不属于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A是大气中的CO2库,D是生产者,A→D过程中碳流动方式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CO2的转化为含C的有机物,碳的存在形式是CO2.C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C→E过程中碳流动方式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碳的存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3)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的多少和食物链的复杂程度.森林生态系统抗力稳定性较强,说明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4)乙图中P点时种群的增长率还是正值,所以种群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5)在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说明了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是相互的,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生产者且在t1时固定的太阳能为4000KJ,其生物的数量是[K/2]值,而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数量最多时是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值,其固定的太阳能是8000KJ;
“次级消费者最多”因此传递效率以20%来计算,故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是:8000KJ×20%×20%=320KJ.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放牧的量不能超过环境容量,否则就会破坏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7)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
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 因此,其图形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A→D是以CO2形式,C→E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
(3)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4)增长型
(5)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320草原放牧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或不能超载放牧)
(7)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相对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27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