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重力单位1G」的定义为何?它的定义历史渊源为何?

请问「重力单位1G」的定义为何?它的定义历史渊源为何?
就常见的飞行员或宇航员,他们在起飞、降落、及高空特技表演时,都承受了「几个G」的力量,我需要更精确的「1个G」的定义,及它定义的历史渊源.
xiaodonger995 1年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冬雪哥哥 春芽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88.2% 举报

在航天飞行中就经常用到,说是都承受了「几个G」~
这样说的原因是和当初衡量第一宇宙速度有关的,因为航天飞行就要突破这个加速度,所以在飞行员或宇航员飞行中就加速度来衡量了,就很自然用到加速度中的常量G了.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时具有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也叫自由落体加速度,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当物体距地面高度远远小于地球半径时,g变化不大.而离地面高度较大时,重力加速度g数值显著减小,此时不能认为g为常数.
距离地面同一高度的重力加速度,也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由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了物体绕地轴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越高,圆周运动轨道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也越小,重力将随之增大,重力加速度也变大.地理南北两极处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0,需要的向心力也为0,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此时的重力加速度也达到最大.
由于g随纬度变化不大,因此国际上将在纬度45°的海平面精确测得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0665米/秒²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在解决地球表面附近的问题中,通常将g作为常数,在一般计算中可以取g=9.80米/秒².理论分析及精确实验都表明,随纬度的提高,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略有增大,如赤道附近g=9.780米/秒²,北极地区g=9.832米/秒².重力加速度g不同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关系为:重力加速度g = 9.81m/s²= 981cm/s² = 32.18ft/s²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1.62 m/s²,约为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

1年前

4

相忘江湖1980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举报

1g就是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所受到的地球的引力。g=G/M.

1年前

2

u虫 幼苗

共回答了66个问题 举报

什么是重力加速度呢?他是说明这样的事情: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仅受重力作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会具有一个垂直向下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就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所以这个量的核心还是加速度,只不过是由重力产等的,可以影响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变得稍微特殊了那么一点点)
这个加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
伽利略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据说他在比萨斜塔上作了一个成为经典传说的双球试验。受过教...

1年前

2

忠勇无双傅有德 幼苗

共回答了6个问题 举报

根据重力加速度9.8得来的,我们正常情况下是承受1个G的压力,几个G就是承受我们自身体重的几倍,打个比方就好比你自己背几个和你同等重量的人一样。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9 q. 0.03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