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______.

(2)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______(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3)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
指标,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填字母)
a、戴口罩  b、禁止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NH3)与N2、氢气(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吉大小子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放开nagenvhai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解答;
(2)根据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是缓慢氧化进行解答;
(3)根据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进行解答;
(4)根据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进行解答;
(5)根据氨气和氢气的沸点以及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

(1)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有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金属锈蚀等,故产生氧气的有③⑥;
(2)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是缓慢氧化;
(3)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故选④;
(4)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有:禁止焚烧秸秆和植树造林,而戴口罩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
(5)氨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为-33.35℃和-252℃,所以要将产物氨气(NH3)与N2、氢气(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3.35℃;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1)③⑥;(2)是;(3)④;(4)a;(5)-33.35;物理.

点评:
本题考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自然界氧气的循环,属于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氧气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且氧气既有利也有弊,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39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