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昆山市二模)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2010•昆山市二模)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
(3)要从含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最好采用______.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_.
伊其老汉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freeman621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94.4% 举报

解题思路: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等.

(1)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在t1℃时,B和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A;在t1℃时,B和C溶解度相等
(2)由于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故答案为:增加溶质
(3)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从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应采取降温结晶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故答案为:冷却热饱和溶液
(4)由于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而该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结晶析出,因此该物质应该是C,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59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