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为什么说“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风竹残年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416264697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94.7% 举报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再认识
李见恩
(
南京大学
,
江苏
南京
210000
)
Ξ



:
劳动创造了文化的人
,
社会的人
.
作为生物

物种”
存在的人则是基因变异
(
包括染色体
变异
)
的结果
,
不是劳动的产物
.
从一定意义上说
,
劳动是人类机体的一种机能
.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的思想需要再认识
.
关键词
:
劳动
;
基因变异
;
人类
;
起源
中图分类号
:
B0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
113X
(
2002
)
01
-
0057
-
04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
在达尔文进化论出现以

,
神创论一直占统治地位
.
1859

,
达尔文发表

《物种起源》
,
继拉马克后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
,

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
,
植物和动物
,
因而也
包括整个人类在内
,
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发展
过程的产物”
[1
]P.
420
.
1871

,
达尔文又在
《人类的
由来及性选择》
一书中
,
进一步从身体结构

生理
功能

胚胎发育

考古发现等各方面
,
详细论证了
人类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
认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
进化而来的
.
那么猿是如何变成人
?
达尔文认为
,
自然选择仍是从猿到人的进化机制
,
其中性选择
的意义尤为突出
.
但是后来恩格斯对于这个问题
,
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
中的作用》
(
以下简称
《劳动》
)

,
他提出了
“劳动
创造了人本身”
[1
]P.
508
的著名论断
.
恩格斯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
:
(
1
)
劳动促使
猿从身体结构

生理功能方面转变为人
;
(
2
)
劳动

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
劳动是
“人同其
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1
]P.
517
.
笔者赞同他
的第二个结论
.
因为
:
(
1
)
“劳动是专属于人类
的”
[2
]P.
202
,
其他动物没有也不可能具有
“劳动”

一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首要标志的物质性实践活

;
(
2
)
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
(
屡经发现的
“狼
孩”
的例子
[3
]P.
97
证明
,
一个人完全脱离了社会就
不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
,
而劳动无疑是人
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
“第一个基本条件”
.
但笔者
认为
,
人首先是作为一种叫做
“人”
的物种而存在
的动物
.

“种”
的进化不应该完全摆脱生物进化
的一般规律
.
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
“劳动”
及其他
社会属性都应该建立在人的生物学属性之上
.


,
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的出现
,
没有劳动和语
言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
.
然而
,
没有猿的




声带等跟

发声”
有关的器官的进化
,
语言
永远不可能产生
(
不管如何训练
,
“黑猩猩总不能
说一句人话”
[3
]P.
100
.
同样
,
没有人脑这一自然界
最特殊最复杂的物质器官的形成
,
思维
(
意识
)

难以出现
.
恩格斯固然没有否认人特殊的身体结


生理功能是人猿揖别的最初前提
,
但他认为
这正是劳动的原因造成的
.
但是
,
现代生物学特
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证明了这一结论的
不科学性
.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思想与泛生说

18
世纪末
,
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
遗传思想
.
达尔文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拉马克的
理论
,
认为生物的器官经常使用或锻炼就发达
,
不使用就萎缩退化
,
而且这种后天获得的变异性
状能够遗传
(
不过
,
达尔文的获得性遗传仍然要受
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
认为后代的获得性若不再适
应也将被淘汰
)
.
至于生物的获得性如何遗传
?

尔文认为
,
生物身体的各部分甚至各个细胞都会
产生出代表自己特性的物质颗粒
,
叫做
“泛生子”


胚芽”
.
生物身体某一部分如果在环境影响下
出现获得性
,
那么这一部分细胞所产生的泛生子
就有了新的特性
.
泛生子会自己分裂
,
随着血液
流动汇集到生殖器官里
,
组成生殖细胞
.
这些颗
粒控制后代个体的发育
,
生物性状因而能够遗传
.
这就是泛生说
.
[4
]P.
27

达尔文认为
,
泛生说能以对

17
卷第
1

2
0
0
2

3


洛阳大学学报
JOURNA
L
OF
LUOY
ANG
UNI
VERSITY

V
ol.
17
N
o.
1
Mar.
2002
Ξ
收稿日期
:
2002
-
01
-
09
在环境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下的进化链条上邻近
物种性状的差异做出令人满意的说明
.
获得性遗传的思想在
《劳动》
中得到了典型的
表现
.
如关于人手的形成
,
他写道
,
作为劳动的产
物的

手变得自由了
,
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
,
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
,
一代一
代地增加着
.……
只是由于劳动
……
人的手才能
达到高



善”
[1
]P.
517
(










)
.
恩格斯还认为脑髓也是在
“劳动和语言两个
最主要的推动力”
的影响下不断得以发展
,
并通过
遗传使得这种

发展”
逐代积累
,

猿的脑髓就逐渐
地变成人的脑髓”
[1
]PP.
509
-
510
.
这就是说劳动所引
起机体的变化只要
(
也能够
)
经过足够长时间的积
累就能产生质的飞跃
.
不仅如此
,
思格斯的
“获得
性遗传”
还具备拉马克
“内在欲求产生适应”
的主
观进化论特征
.
他写道
:
“一句话
,
这些正在形成
中的人
,
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
步了
.
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
……

[1
]P.
512
这跟拉
马克认为
,
长颈鹿的长颈
,
是由于缺乏青草
,
需要
主观努力伸长脖子去够高树上的叶子所致是一致

.
恩格斯在
《劳动》
中没有提到泛生说
,
但他认
为劳动所引起身体各部分以及相关肌肉

骨骼的
趋人性变异能够逐代传递并积累
,
并主张从猿到
人转变中存在获得性遗传
.
这同样需要理论解释
.
因为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
显然
,
猿在
劳动中的获得性不能传递给生殖细胞就不能够遗
传给后代
.
这就要求有一种起传递作用的中介物
存在
.
自然假定
“泛生子”
之类物质的存在是最好
的说明
.
我们可以认为恩格斯接受了达尔文的泛
生说
,
否则

劳动造人”
原理就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
但达尔文认识到仅仅靠获得性遗传理论不足
以说明形形色色的适应的来源
,
认为人的进化和
动物的进化没有本质的区别
,
所有生物进化的主
要原料都在于不定变异
(
突变
)
.
恩格斯则在
《劳
动》
文中没有
“允许”
猿在向人的进化过程中有任
何的突变
,
也没有谈到生物进化中重要的选择机

.
在他看来
,
猿的所有发展都是按照劳动
“规
定”
的方向进行的
.
然而
,
获得性遗传和泛生说都是没有根据的
,
因为现代科技人员在生物体的任何部位包括动物
血液内
,
都找不到达尔文所说的
“泛生子”
或类似
物质
.
人们看到的只是
,
一个人在生命中不管获
得了多少聪明才智
,
绝不会有点滴由遗传的途径
传给他的子孙
,
新的一代都是从零开始
.
考古研
究表明
,
古猿的寿命较今人要短暂得多
.
例如
,

今四五十万年前的

北京人”
约有
40
%
活不到十四

.
因此很难想象他们怎样把微乎其微的获得性
传给后代
.
20
世纪初期才发展起来的现代遗传学指出
,
生物的一切性状的最终体现者都是蛋白质
.
蛋白
质本身不带有遗传信息
,
携带遗传信息的是一种
叫做
DNA
(
有的是
RNA
)
的有机化合物
.
DNA
在细
胞核内
(
线粒体等也含有少量的
DNA
)
,
能够自我
复制
,
通过有性或无性生殖传递给子代
.
因此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
段叫做基因
.
基因依据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指导合
成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
从而控制生物
性状的表达
.
生物的性状遗传与后天获得性无关
.


自然科学界关于人类起源的基本假说

迄今科学界任何关于生命发生和人类起源的
理论基本上都还处于假说阶段
.
这两个领域始终
是科学研究的前沿
(
米勒在自己的实验容器中得
到氨基酸

核甘酸等有机小分子
,
但就此断定这
个封闭容器提供的环境就是原始地球当时的状况
为时尚早
)
.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根据科学的现有成
果对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提出某些猜测性理论
.
分子遗传学认为
,
生物性状的变异有两种
:
一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
这种变异不是由遗传物
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
如运动员由于长期锻炼而获
得的结实发达的骨骼肌
.
另一种是遗传的变异
.
如安康羊的短腿
,
人的六指
(

)

,
这种变异是
由于遗传物质在复制时产生差错
(
主要有染色体
变异和基因突变两类
)
所致
,
能够遗传给后代
.

区别于猿的一切性状
(
如手足结构不同及功能分

,
大脑结构和机能的高度复杂和发展
.
还有全
身体毛的消褪等
)
也是遗传的变异
.
科学研究指

,
古猿的染色体数是
24

,
而且其绝大部分基
因跟人完全相同
(
人类与其旁亲黑猩猩具有
99
%
的相同基因
)
[5
]P.
47
.
由于进化过程中有两种染色
体合并
,
人的染色体数变为
23

,
又由于基因突
变造成了人和猿的遗传物质的极少部分差异.
这从
分子水平上一方面证明了人和猿的亲缘关系
,
另一
方面又决定了人和猿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目前科学界关于现代人起源的学说有两大派

[6
]PP.
77
-
79
,
一是多地区起源说
,
这一理论认为人
类起源有四到五个演化中心
,
他们从直立人时期
起基本上各自独立演化为现代人种
.
另一种理论


单中心起源说”
,
认为人类在某一特定地区发
展起来
,
然后向邻近地区逐渐迁徙扩散
,
替代和

8
5

洛阳大学学报

2002
融合了当地的原始人群而形成适应各自气候和环
境的不同人种
.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
近些年

单中心说”
又产生了新的形式



“亚当和夏娃”

.
这种学说认为
,
全球现代人均起源于单一的
男性和女性祖先
.
英国剑桥大学和萨塞克斯大学
的两个小组根据只与女性遗传有关的线粒体
DNA
研究得出结论
,
全球女性的共同祖先是大约距今
10
万至
20
万年的一个非洲女人
;
同样
,
美国研究
人员对只与男性有关的
Y
染色体遗传的研究表

,
现代男性的
Y
染色体起源于
18
1
8
万年前非洲
的一个部落的一个
Y
染色体
[7
]P.
38
.
这些研究支持
了新的单起源说
.
然而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理论
分歧还远远没有解决
.
但是科学家们一致认为
:
现代人类起源的内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



基因
的重组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然而遗传物质的改
变要受到生物体内外因素的作用
,
但是外因总是
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
应该明确的是
,
人类社会并不等同于一般的
生物社会
,
它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
,
正是无
所不在的文化给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行为造就了

类”
的特征
.


人类的独特之处
:
文化
本文所指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
它包括
语言

服式

饮食习惯

礼仪和风俗

艺术和建


工程和技术

科学和宗教
,
以及包括伦理道德
在内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等一切属人但非基因
遗传的

世代相承但能不断发展的内容
.
劳动也
属于文化的范畴
.
文化的形成

传播和发展依赖
的是人类进化的特有产物
:
语言和文字
.
因为文
字是语言的记录
,
是符号化了的语言
,
所以归根
结底可以说
,
语言是文化之母
.
然而离开了劳动
就无法解释语言的起源
.
或许
“劳动创造了人本
身”
的思想应该由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
自然界通过对漫长的基因进化进行选择之

,
终于产生了能劳动的人或智人
.
人类最早的
祖先起初仅能进行出于求生本能的
“劳动”
.
这种
劳动比现代其他灵长目动物的一些类似行为相差
无几
.
但终于有一天在变革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
服务的欲望驱使下
,
一只

手制造出了一把最粗笨
的石刀”
.
这种制造工具的技能经过多少代的努

,
最终成为普遍化的行为
,
“真正的劳动”
便开
始了
.
在长期的群体生活和集体劳动中
,
需要协
调动作

相互呼应
,
彼此要交流的思想越来越复

(
必须指出
,
交流的欲望产生的前提是脑的机能
已经进化到具有原始的意识
)
.
同时
,


喉头和
声带的进化及语言中枢的形成为语言的产生做了
体质上的准备
.
从而
,
语言适应劳动的需要并在
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了
.
最初的语言是十分简单

,
可能是一些约定的孤立的表义音节
,
往往还
需要靠手势或其他动作的辅助
[8
]P.
135
.
但语言具有
贯穿时空的特有的传播方式
,
一旦产生出来
,

够在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中不断地被改造

被普

.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
,
又使得深度和广度上的
再思维成为可能
,
借助于语言也使得意识能够相
对于物质而独立
.
反过来
,
劳动又由于语言和思
维能力的提高日渐复杂化
.
劳动

语言
(
文字
)

思维
(
智慧
)
相互作用
,
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人
类文化
.
文化通过模仿
(
学习
)
和创造这两种特有
的方式增殖着
.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胶合物和催
化剂
,
又影响着和塑造着其中的每个群体和个人
.
文化发展到了今天
,
使得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彰显
无遗
,
人类无容置疑地成为地球的主人
.



“劳动创造人本身”
思想应该重新
评价

《劳动》
所阐述的思想对于科学界和哲学界批
判唯心主义的特创论
,
坚持唯物主义的进化史观
,
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
它引导我们从生物物种内
部而不是向上帝寻求人类产生的根源和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终极原因
.
恩格斯看到
“语言是从劳
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
这的确是
“唯一
正确的解释”
[1
]P.
511
.


达尔文学派的最富唯物精
神的自然科学家们还弄不清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
就是因为
“他们在唯心主义的影响下没有认识到
劳动在这中间所起的作用”
[1
]P.
515
.
恩格斯思想的
光辉之处就在于
,
发现和强调劳动对于人的非生
物特征的发展及社会存在的意义
.
但是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的论断错误地把劳
动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的决定作用推及到从猿
到人的整个生物性进化阶段
,
将一个十分复杂的
人类起源过程
,
仅仅归结为劳动的作用
.
恩格斯
没有认识到劳动是先要有适应劳动的生理前提
(
例如
,
直立行走

手的灵活性

语言器官
,
特别
是有意识的能力的大脑
)
的生成
,
而生理上的一切
变化无疑是遗传物质变异的结果
.
《劳动》
大约成
文于
1876

,
这种思想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
.

为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直到
20
世纪初才被重新
发现
,
分子遗传学所揭示的生物性状的遗传是由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中心法则
,

是在
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
模型以后
.

9
5


1


李见恩
: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再认识作用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
,
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和
自然辩证法教科书及相关学术文字几乎都把恩格
斯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思想作为不可触动的经
典结论
.
人类起源问题似乎原则上已经得到解决
,
人们所能做的只是为
“劳动造人”
原理寻找自然科
学的实证和提供哲学上的解释和发挥
.
自然辩证
法是应该给自然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但它本身不是游离于自然科学之外的形而上学的
东西
,
它必须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
不断丰富和改变自己的内容
.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
的世纪
,
哲学的人类起源理论应该有所进步
,

不是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水平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8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