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环境,营造出怎样的情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句诗从内容上看是否矛盾?说说理由

juetsing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zhangshejin 花朵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77.8% 举报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 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惟闻钟磬音.
  译诗: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
  高高的林梢头,
  沐浴着朝阳的辉光,
  蜿蜒的小路渐渐通向幽僻处,
  忽见花木繁茂,
  禅房就在花中央.
  岚光催起鸟儿宛转歌唱,
  清潭将人心的污垢涤荡.
  深山万物呵,
  静得没有其他声响,
  只有钟罄的一脉余音,
  在晨空中萦旋回荡.
  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给刻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划打下了基础.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宋欧阳修曾感慨地称赞道:"我常喜诵常建诗云:‘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故仿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难工也."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从内心的感受的来描绘后禅院的清静幽美.迷人的山光景色使小鸟儿怡然自啼,山光和白云在潭水中的倒影更是秀美无比,令近潭观水者忘却心中的一切杂念.这就更加衬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 ,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的画外音 .一个"空"字,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静趣.
  尾联"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万籁俱静 ,实难以名状,于是诗人采用以动显静的手法,以"钟磬"的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房的幽静,从而以动映静,给人以静的感受,收到"鸟鸣山更幽"般的强烈艺术效果.与一般五律不同 ,这首诗起首两句即形成对仗,而其颔联的"通幽处"和"花木深"却苛求工对,即吴乔《围炉诗话》中所谓的"偷春格"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称的"蜂腰 ",从而形成五言律诗的一种变格,实现一种别致的节奏美.
  注释;:
  初日:早上的太阳
  禅房:僧人的房舍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破山寺里又空心亭.
  注释 0、选自《全唐诗》.常建,生卒年不详.破山寺,现在江苏常熟山北.
  1、[曲]:弯折
  2、[初日]:早上的太阳.
  3、[禅房]:僧人的房舍.
  4、[万籁]:各种声音.籁,凡是能发出音响的孔都叫“籁”,此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5、[磬]:(qìng )古代用玉,使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6、[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7、[空]:使……空净.
  8、[清晨]:早晨的雾.
  9、[但余]:“惟闻”.
  10、[竹径]:一作“曲径”.
  11、[俱]:都.
  12、[但]:只.
  13、[幽]:幽静.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