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的写作意图

joe0075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火与海 春芽

共回答了7个问题采纳率:85.7% 举报

1.写作背景
《谈生命》发表于1947年的《京沪周刊》上,《京沪周刊》是份小而冷僻的综合性刊物.其时作者时值中年.发表后便遗落50多年,任何选本都未曾选人,直至1999年才重新被有识者找出来,如同发现了一颗隔世重见天日的瑰丽明珠.大家知道,冰心散文创作有两个高峰期,一是早年,一是晚年,中年散文业绩平平.可不知何故,本文独放异彩.它用语不似早年那样清丽淡雅,富有书卷气,但平和的文字中间蕴蔷着一种浩递宏大的思想感情,可以说风格变得更加厚重深沉了,倒更像是老年人的文笔和风格.冰心老人最后在世纪末平静地幸福地"消融了,归化了",她的魂魄归于大地和海洋,归于书籍和读者,"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她早有所料,中年时就己悟出这一玄妙之道.
2.内容介绍:
《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
3.重难点提示与解说
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散文是美文”,散文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深入阅读作品,捕捉作者所构筑的“意”与“境”,从而把握作品的主旨.鉴赏散文的情感美,可以通过深入阅读、发挥想象、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实现.
希望这个对你有帮助

1年前

1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55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