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眉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2009•眉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g,则d=a-c
B.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 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D. 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黑衣县令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梦之生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94.7% 举报

解题思路:A、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g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是:ag+bg-cg;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时硝酸钾固体会减少;
C、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小于原来两种液体的体积;
D、溶液的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不变.

A、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g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是:ag+bg-cg,ag-cg是氯化钾的质量,故此选项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时硝酸钾固体溶解掉一部分,固体质量会减少,故此选项错误;
C、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小于原来两种液体的体积,故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不能形成200mL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强化与训练,对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有一定好处.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