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联系二段写景抒情)

满井游记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联系二段写景抒情)3.第二段,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4.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5.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什么满井春光图(具体描写)6.表达的思想感情?7.主旨句?
紫钦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孤城123 春芽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5.2% 举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1年前 追问

8

紫钦 举报

后面的没答完啊!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2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