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都讲了什么

honglu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一剑穿喉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88.9% 举报

讳疾忌医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①,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④.”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⑤.”居十日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⑦.”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⑧.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⑩;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2),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3).”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14),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韩非子》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
②有间——一会儿.
③疾——古时疾指小病,病指较重的病.腠(còu)理——原指人体皮肤的纹理.这里指皮肤.
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⑤好(hào)——喜欢.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过了.
⑦益——更加.
⑧还走——掉转身子就走.
⑨汤熨(yùn)——用热水敷烫皮肤.及——达到.
⑩针石——用来针灸的针.古时治病用石针.
(11)火齐——火煎的汤药.
(12)司命之所属——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运的神.
(13)臣是以无请也——我所以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14)索——寻求.
(15)遂——就.
棘刺尖儿上雕猴子
燕王到处张贴榜文,征求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有个卫国人来应征,自称能在荆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猴子.燕王听说他有这样超群的技艺,高兴极了,立刻给他极其丰厚的待遇,供养在身边.过了几天,燕王想看看这位巧匠雕刻的艺术珍品.那个卫国人说:“国君要是想看的话,必须依我两个条件:一,半年之内不入后宫与后妃欢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后选一个雨睛日出的天气,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听这些条件,没法照办,只能继续用锦衣玉食把这个卫国人供养在内宫,却始终没有机会欣赏到他刻制的珍品.宫内有个铁匠听到了这件事,不禁暗暗发笑.他就对燕王说:“我是专门打制刀具的.谁都知道,再小的刻制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来,所以,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儿细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没法在上面雕刻.请国王检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大王一听,如梦方醒,立即把那个卫国人找来,问道:“你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么工具?”卫国人回答:“刻刀.”燕王说:“请把你的刻刀拿给我看看.”卫国人一听就慌了神,借口说到住处去取刻刀,溜出宫门逃跑了.
[提示]
牛皮、谎言,编得再巧妙,也经不住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分析.根据这则寓言故事,人们常常把谎言称为“棘刺之说”.需要说明的是,应该把故事中卫国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艺术区别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的进步,人们可以凭借极细的刻刀和放大镜、显微镜在头发丝上雕刻.但在一、二千年前,人们的技艺还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铁匠的分析判断是根据当时的水平作出来的.
[原文]
燕王征巧术人①,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②,养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④,必半岁不入官⑤,不饮酒食肉,雨雾日出⑥,视之晏阴之间⑦,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⑧:“臣为削者也⑨,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11),难以治棘刺之端(12).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14).”因逃.——《韩非子》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11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