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

shanshan077 1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cliffzww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数学的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解决一个计算问题时,学生的算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样道理,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应用问题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教师要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解决“布置新年联欢会,要把黑板四周做上花边,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策略:34+12+34+12=92(分米);34×2+12×2=92(分米);(34+12)×2=92(分米).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策略的优劣,应该引导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各种策略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 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本册教材在编写时,紧密结合计算,编排了许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对待,教师一方面应该提供一个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学中可提出不同的要求,提供多种可能,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在适合于自己的要求和方式的学习中,逐步达到目标要求.如学生解决:
1×9+2 9×9+7
12×9+3 98×9+6
123×9+4 987×9+5
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继续往下写3题吗?
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客观存在,因此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会体现出不同的水平,有些学生可能只能计算出结果,但不能发现这些算式的特点,也有可能有些学生除了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还能发现这些算式的部分特点,如对左边的这一列算式只发现加数是从2,3,4,逐一增加的,因此下面的算式后面是加5,6,7等等.也有些学生能发现这些算式的全部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利用这种差异,让学生去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1年前

4

我不英雄谁英雄 幼苗

共回答了82个问题 举报

生活化的数学 数学化的生活
——课改实验中的案例与分析
杨松海
[背景]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2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