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你认为作者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趣味?
丰富一点
人生感意气 1年前 已收到4个回答 举报

在路上11100 花朵

共回答了25个问题采纳率:88% 举报

【超尘脱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概括起来大概就是诗人的一种雅兴,诗人把技术上的客观要素看得很轻,而很重视主观上的认识和爱好,追求一种神会!“性不解音”自然也是一种夸张和谦虚的说法!
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琴,作为自己的文房玩物。人家问他:「无弦之琴,有何用处?」诗人答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这是「琴趣」二字的来历,可知琴趣不在于音声。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可谓一误再误。以琴曲为琴趣,这是一误;把词比之为琴曲,因而以琴趣为词的别名,这是再误。宋人词集有名为「琴趣外篇」的,现在还有六家:欧阳修、黄庭坚、秦观、晁补之、晁端礼,赵彦端。此外,叶梦得的词集亦名为「琴趣外篇」,可是这个集子后来已失传了。所有的「琴趣外篇」,都不是作者自己选定的书名,而是南宋时出版商汇刻诸名家词集时,为了编成一套丛书,便一本一本的题为某氏「琴趣外篇」。于是,「琴趣外篇」就成为词的别名了。

1年前

6

wwooaa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77.8% 举报

大美无声,乐在其中。

1年前

1

六小麻子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是一种悠闲自得,远离喧嚣的趣味

1年前

0

ff网友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70.6% 举报

就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中感觉,他不一定喜欢去耕田,但是他享受那种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感觉。这就是他的归隐的趣味i。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9 q. 1.58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