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文中哪些意象可以借喻“隐者”或“隐士”?

请问古文中哪些意象可以借喻“隐者”或“隐士”?
如题.
像菊花(“采菊东篱下”)这种人尽皆知的就不用说了.
希望给出一些不常见的,并一定附上该意象的出处和该句诗词的大概解释.
比如我已经知道的有“荷衣”——出自“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期待大家指教.
希望大家尽量说一些梅兰竹菊以外的意象!因为这四种植物实在太常见了.
比如我新近又知道了一个“鹤鸣”,出自苏轼的“放鹤亭记”.诸如此类的~
最讨厌加群要语音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随因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95.7% 举报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深.”

1年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7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