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次数 | 物重G/N |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
1 | 1.00 | 0.60 | 0.65 |
2 | 1.50 | 1.10 | 0.90 |
3 | 2.00 | 1.60 | 1.15 |
hellfire001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78.3% 举报
(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故B处为紫光.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透过三棱镜时,发生两次折射,最终的折射光线是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的.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射作用.
(3)因为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因此图中b点的光线是红光.
(4)对图乙:
①分析: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受到向上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向下受到重力和手向下的拉力.图中手拉测力计挂钩,因此测力计测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而不是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 F1的测量会小于物重.
②改进: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应该挂在绳子自由端,其读数才是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值.
(2)对丙图:
①分析:“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是在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的理想情况下才成立的,在实际实验中,动滑轮的物重和摩擦是客观存在的.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物重的增加,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但比物重的一半要大,这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滑轮的自重.
②改进:可以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紫;
(2)底边;会聚;发散;
(3)红;
(4)①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使用定滑轮时(乙图)F1≠G,这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丙图) F2≠[G/2],是由于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②使用定滑轮时(乙图),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或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或实验前先测出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时(丙图),要先测出钩码和动滑轮的总重,然后比较拉力与总重的关系(或采用轻质滑轮或增加钩码重).
点评:
本题考点: 光的色散;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测量数据的分析能力,属实验评估类题目范畴.有许多物理中的结论是建立在理想模型条件下得出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出现与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是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不能说结论有错误.
1年前
1年前1个回答
你能帮帮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