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请举出这三种用法的例句——最好是初一或初中语文课程里的,越多越好.
sadgerkhjk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nvvgs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在文言文教学中,“为……所”和“为所”是很典型的被动句式.我们在教学中将它们归为一类,却很少去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少人认为“为……所”和“为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表示被动,但是我们不能将两者等同视之.其实“为所”和“为……所”是同一个句式,前者应该是后者的变体.
下面我们可以先来看几个例子: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典型的“为所”结构,而第三个例子则是一个典型的“为……所”结构.两相比较,两个结构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差别,那便是“为”后的动作发出者的有无.假如句中有动作的发出者,那么它应该放在“为”的后面,比如第三个例子中的“操”.但凡被动句都有动作发出者,只是某些句子中将其省略,比如第一个例子.如果将第一个例子还原,应该是“不者,若属皆且为其所虏”.所以这个被动句式的母体应该是“为……所”,如果其后的动作发出者省略,那么它可以简略为“为所”.
第二个例子则又是一个变体,它直接将“为……所”减缩为“为”字结构.假如“为”后面有动作发出者,那么“所”可以省略,后面直接跟表示动作的动词,比如“吾属今为之虏矣”中的“虏”.假如动作发出者省略的话,那么这个结构就无法成立,比如“吾属今为虏矣”是无法成句的.这种情况下甚至连“为”都可以省略,将被动性直接融入动词里,成为一个简单的被动句,比如《六国论》中的“洎牧以谗诛”.如果还原此句,应该是“洎牧以谗为(赵君)所诛”,还是一个基本的“为……所”结构.
综上所述,“为……所”是一个基本的被动结构,视语境情况可以有几种变体,我们需要向学生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能将它们臆断为几种不同类的句式.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2.62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