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1999年广东物理高考题(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一道1999年广东物理高考题(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A的质量m1=4m,B的质量m2=m,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将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手,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A与斜面无摩擦,如图.设当A沿斜面下滑s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B上升的最大高度H.(参考答案是1.2s.不要用机械能守恒的方法!这种还没学.我把H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细线的拉力下上升的,大小跟s一样;另一部分是竖直上抛运动,但是解出来总是0.25s,所以相加为1.25s.)谁来帮我?不要用机械守恒的!
对了,忘记说倾斜角了,是30°.解出来还是1.25s,怎么办?
jackzhangw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chenjixinone 春芽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81% 举报

答:在线段之前的那段距离就不用说了,直接等于s;
先看看A和B的受力情况,A的质量为4m,B为m,
线断之前把A、B看成一个整体(因为有绳子连着,所以二者的速度和加速度一样),
A沿着线面向下的重力分力为F1=4mg*sin30°=2mg,
B的重力为F2=mg,
二者产生加速度的力为:F=F1-F2=mg;
由牛二定律:F=ma得到二者的加速度:a=mg/(4mg+mg)=0.2;
又由二者滑动的距离:s=1/2at²得到:滑动s所需时间:t0=√10s/g;
根据v=at可得:线断的瞬间,二者的速度(这时二者速度是一样的):v=1/5g*√10s/g=√2gs/5
接下来就简单了吧,
计算B在纯重力作用下作匀减速运动,首先,速度减为0所需时间:
由v=gt得:t=v/g=√2s/5g;
根据时间计算上升的高度:h=1/2*g*t²=1/2*g*2s/5g=1/5*s=0.2s;
加上之前的s得到B上升的最大高度:H=s+h=1.2s.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93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