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

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
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①黥②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虔;人名。 ②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令既具,未布,既:已经
B.令行于民期年,期年:满一年
C.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给:供给
D.太子君嗣也嗣:继承人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荆轲知太子丹不忍。
C.于是太子犯法。 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小题3: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小题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2分)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4分)
(2)民怪之,莫敢徙。(2分)

ck2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kobebra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82.4% 举报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小题4:取信于民。
小题5:(1)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金子。
(2)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


小题1:给:富足。
小题2:穷困:走投无路,于是:正当这时,不行:不能推行。
小题3:略
小题4:1分,写“讲求诚信、违法必究、执法严明”等均可。
小题5:(1)介宾后置和定语后置各1分,“予”1分,全句1分。
(2)2分。“怪”“徙”各1分。
译文:秦孝公已经决定任用商鞅了,商鞅想要变法,又担心天下人对自己非议。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