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山 作文

ww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liankki 幼苗

共回答了24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高高地隆起,又低低地趴下,四季风随着父亲和羊群一遍遍打它的额头走过,落下深深浅浅的沟壑,支离破碎的岁月和面孔,一条条密布的如荒草般疯长的皱纹静静地描刻生存的印迹。一辈辈的陕北人在这里生长和生活。一棵棵老槐树拔地参天,一次次,太阳升起又落下,陕北的山都是默默的托举者,就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如从清晨到黄昏,一直默默耕耘在田埂中的老牛,汗水和雨水都在这里流过。陕北的山像农村的父亲。父亲的背就是这个样子。拥有着无限广博的胸怀,承载无限贫瘠与荒芜。父亲的心里能装事,于是岁月的打磨中身体渐渐瘦弱,面目黝黑,眼眸深邃,然而却永远不失厚重。爬山上屲,无限地接近泥土与山脉,感受它的活力与静默,如植物般密集。犹记得站在高山上的情景,登顶时唯一最急切的事便是大喊几声,王者般让声音穿过每一个低处的景物,沟沟梁梁也不放过。陕北的山顶大都种满了密密麻麻的庄稼,陕北的山,山顶是平原,塬上有庄稼地,也有村庄,此时你会看到山底一条条盘山公路像一条巨龙般环绕而上,又如陕北的窑洞上日日升起的袅袅盘旋的炊烟,曲折中自成一种天成的美。陕北的《信天游》大抵就是这个调调。站在山顶,不由得哼起那首属于陕北的歌曲《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黄土高原离不了风,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歌,风成就了陕北人的精气,风吹过陕北的山,黄土地上的生灵们便鼓足了精气神。黄土高原便是陕北的山的总称,是其形象概括。以此总称厚实而大气,又不乏诗歌的意象美。比起埃及古老的金字塔,黄土高原似乎更胜一筹。不说别的,只因为它是造化的产物,天然的天人合一的雄浑之美足以让观者惊叹。如若仰望星空般,仰望陕北的山,闭上眼睛感受自然的风和呼吸,触摸高原生命流动的节奏,穿过沟壑,低回过后又猛然腾起,坚强地升向高空——陕北的山就是这样的起伏有序。冬日,陕北的山呈现出无比荒凉之境。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顿然了悟的静照。繁华与葱茏,开放与凋谢过后生命还原了最本真的枝干,赤裸的躯体静静地躺下,将一切尘埃抖落,自己也还原成一片淡然的尘埃,回归到植物的根部,毛毛草草但却无比真实。繁华过后,生命当复归原始的平静与荒凉,只有崖畔的老酸枣树依旧伸张着全身的骨头和风做着殊死搏斗……而她的根牢牢地被黄土抓住,青筋突兀的手依旧不肯放开生存……犹记得初三时,校长带着我们两个班学生爬山的情景。那是一个冬天,大雪刚停,我们沿着公路边打雪仗,边追逐,沿山而上,路途虽显湿滑,但一点没影响同学们征服雪山的热情,就连我这种平时疏于运动的人,都爬得热血沸腾。站在山顶俯瞰,这雪山雪景竟也另有一番风味。那种静穆和单纯让人不觉沉迷其中,像是踩着云朵,又像是踏着波浪,唯一不变的就是白色,那无比耀眼的、多情的白,黄土高原在我眼中像极了那位披着白纱的新娘,而那漫山遍野的呈下降趋势的白,此时恰能由内而外掀起震撼灵魂的巨浪。于此种汹涌中将时间推至夜幕降临。陕北的山此时随着落日的余晖慢慢睡去,像一个征战沙场的英雄凯旋时的沉默。那种厚重的力量足以压制浮躁的灵魂,像树一样扎根,平静如一处院落。夜半劲风肆虐的时刻,它更是能给人坚定而磅礴的美感,幻化成一个世界的中心和骨架,稳稳地立着,俨然一座钢铁锻造的雕塑,一座古老而神奇的金字塔,折射出起伏的道路和田地,闪烁着坚硬的寒星的光芒。此时,窑洞里的父亲睡得正香……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