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用蜡烛、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刻度尺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某小组用蜡烛、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刻度尺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次序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 10.0cm 10.0cm
2 18.0cm 18.2cm
3 20.0cm 20.0cm
(1)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第2次测量的数据有些差异,这是实验过程中允许的误差.这次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做实验时,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采用了______的科学方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jameswu7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一名小工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88.9%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与像应是等大的,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不相等,可能是数读的不准,或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像没有重合或玻璃板有厚度.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前面的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B与A的像重合,把B的位置当成是A的像的位置.

(1)第2次测量数据略有差异,可能是像与代替的蜡烛没有完全重合,或者用刻度尺时,读数不准确.
(2)在做实验时,取两只蜡烛,一只点燃在玻璃板前,一只不点燃,在玻璃板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答案为:(1)像与代替的蜡烛没有完全重合;
(2)等效替代.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首先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其中像的位置确定利用了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要注意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的确定.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