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思考的?

wangna2007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仙蒂薇拉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76.9% 举报

如果你感兴趣,请看下面这两张桌子:
图1-1两张桌子[改编自谢泼德(1990年)]假如你在思考这两张桌子中的哪一张更适合放在客厅里喝咖啡,那么你对它们各自的尺寸是如何估计的?大体打量一下,猜一猜它们各自的长宽比.
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左边那张桌子较右边那一张更为细长.很多人都估计左边那一张的长宽比例为3∶1,而右边那一张的长宽比例为1.5∶1.现在,请拿出一把尺子来量一下.你会发现,这两张桌面的长和宽竟然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相信,那就再量一下,直到你确信为止.在这里,你所信奉的“眼见为实”受到了挑战.(泰勒将这一例子在午餐聚会上给桑斯坦看时,桑斯坦便抓起一支粉笔量了起来.)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如果你认为左边的桌子较之右边的桌子又细又长,那么便只能说你是一个普通人.其实你并没有犯什么错误(至少这一实验不会发现你有什么错误).然而,你在这一实验中的判断的确存在着偏见,尽管你自己认为自己的判断千真万确.没有人会认为右边的桌子更苗条!如果你喜欢,你可将本图拿到酒吧里去与那些普通人打赌,并借此让他们输得精光.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下图1-2.这两幅图形状是否相同?如果你是一名拥有不错眼力的正常人,那么你极有可能会认为这两幅图是一模一样的.实际上,这两幅图就是从图1-1中拿下来的桌面.没有了桌腿和倾斜度的干扰,它们便现出了本来的面目.在图1-1中,桌腿和倾斜度的干扰会给人们图1-2桌面[改编自谢泼德(1990年)]造成错觉,将这两个因素去除,我们才能看到更准确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竖直线比水平线看上去要长一些.正因为如此,圣路易斯大拱门的高度看上去要大于其宽度,尽管实际上两者的长度相等.
这两幅图很好地阐明了经济学家借自于心理学家的洞察力.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思维精确度是很高的.我们可以一眼便认得出数年不见的人,我们可以理解复杂的母语,可以快速下楼梯而不摔倒.我们中有些人甚至能够讲12种语言,研制出令人向往不已的电脑,创立深奥的相对论.然而,即便是爱因斯坦,也很有可能会遭到这两张桌子的愚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大脑存在缺陷,相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搞清楚人类如何犯错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
为了真正理解人类的行为,我们需要对人类思想的某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集心理学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罗杰·谢泼德在人类视觉系统的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使得他于1990年绘制出了这两张颇具欺骗性的桌子,他知道如何画才能愚弄我们的眼睛.对人类认知系统的了解使得其他人也能够发现一些系统偏见的问题.
人类如何思考?
助推:在直觉思维系统和理性思维系统之间寻找平衡
人类的大脑有许多解不开的谜.为什么人类在某些方面会如此擅长,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却又一无是处?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写出了《第九交响曲》这一惊世骇俗的传世之作,但我们会看到他也会如常人一样拿错自己家中的钥匙.人类为什么会集睿智与愚蠢于一身?许多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一直致力于某些研究,以便能够使我们弄清楚大脑中存在的一些看上去自相矛盾的地方.这牵涉到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区别,一种是直觉和自动的,另外一种是思考和理性的.为了对心理学中的双重过程理论有更好的了解,请参见柴肯和特洛普1999年的著作.在本书中,我们今后将第一种思维方式称之为“直觉思维系统”,将第二种思维方式称之为“理性思维系统”.(在一些心理学文献中,这两个系统有时候分别被称为“系统一”和“系统二”).关于这两套系统的主要特点参见表1-1.
直觉思维系统靠的是直觉,反应迅速,它与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讲的“思考”似乎沾不上边.某人出其不意朝你扔过一块石头你便会蹲下身子躲闪,你乘坐的飞机遇上气流你便会紧张,遇到一只可爱的小狗你便会微笑,这些其实都是你的直觉思维系统起作用的表现.研究大脑的科学家们认为,直觉思维系统的活动来自于大脑最为古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同样存在于蜥蜴和小狗的大脑里.参见利伯曼等2002年的著作和勒杜克斯1998年的著作.表1-1两套认知系统

1年前

5

超级大师兄 幼苗

共回答了4个问题 举报

人类思考的过程其实是将大脑内的记忆碎片重新拾起并拼装、修改的过程。读过意识流小说吗?表现出来就是那样

1年前

2

悲伤的白狐 幼苗

共回答了68个问题 举报

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
1、很多情况,比如处理熟悉的事情时候,我们都是不假思索的,也就是说几乎近于条件反射,想想你开机、打字、关机这些动作,还有和家人的谈话等等,几乎就是不加思维、张口就来。
2、特殊情况,尤其是面对不太熟悉的事物。我们的就显得笨拙多了,必须反复思索,思来想去,始终拿不定注意。这里面既有以往的经验,也有过去书上学的道理,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想法,异同浮现在心里,让你难...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2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