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事件要把握哪两个要点

zhangjing57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冰若心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87% 举报

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说道理、所言事物、所抒情怀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它要求在准确理解文章句、段、全文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概括的表述一般要用陈述句,即肯定的判断句.

1、知道概括段意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概括段落大意要完整.
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反复强调的就是概括的段意要完整,不要把内容遗漏.有些段落课文文字较长,但层次很清楚,不过,学生不容易把握住主要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层,概括出层意,理解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层意概括出段意.
(2)让学生知道概括段意要简要.
强调了完整,很多学生概括出的段意就变得冗长,罗嗦,做不到简明、扼要.怎样让学生把握住“简要”呢?在教学时,要采用比较选择.例如,让学生回答后,随机打出两种不同语句的段意,然后让学生比较,从而让孩子明白,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这样指导后,再让学生依据这种方法,试着写几段的段意,学生慢慢地也就会举一反三了.
2、交给概括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A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B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2)串连法(串连层意、句意、关键词).
该种方法适用于段中无重点句,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3)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4)综合法.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5)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三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教给捕鱼的方法要比馈赠几条鱼重要得多.”同样,教给学生方法要比传授的知识重要的多.学生学会概括段意的规律和方法后,就能独立地学习概括段意,遇到困难也可以迎刃而解.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以记事、写人、状物、写景体裁为多,在教学中,把概括这几种体裁的段意的方法作为拓展的内容教给学生.
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离不开记事,往往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反映人物的某一特点.这两种体裁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把一个事情过程的意思,也就是每段内容意思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因此,可以这样的模式来尝试概括段意:谁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
而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途等.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概括.我设计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怎么样,再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完整.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46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