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尼采说,不要爬到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下,从半高处去看

天上会飞的鱼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dlcr521 幼苗

共回答了10个问题采纳率:90% 举报

立意分析
分析:若是命题采其中一句,则是分析此句的前后发展关系.
现在两句放在一起,是分析两种观察方式的不同.
苏轼说:在事物之内,无法全面理解事物.
尼采说:在事物之内合适的位置观察到事物之内、外.(又能够理解事物)
论证以上矛盾.为什么一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一位又说身在此山中,又能识面目呢?
个人理解.苏说的真面目,是大轮廓,是整体,尼说的可以去看,是在不同的位置的理解,是读懂局部?读懂细节?读懂关键点?还是有在什么角度很重要的暗意?
延伸:对事物有很多种看法.两位作者的,历史,时代,职业,方式,研究方向,也要交代.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4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