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周子曰:'诚无为.'无为者诚也,诚者无不善也,故孟子以谓性善也.诚者无为也,无为而足以成,成于几也.几,善恶也,

英语翻译
周子曰:'诚无为.'无为者诚也,诚者无不善也,故孟子以谓性善也.诚者无为也,无为而足以成,成于几也.几,善恶也,故孔子以谓可移也.有在人之几,有在天之几.成之者性,天之几也.初生之造,生后之积,俱有之也.取精用物而性与成焉,人之几也.初生所无,少壮日增也.苟明乎此,则父母未生以前,今日是已;太极未分以前,目前是已.悬一性于初生之顷,为一成不易之形,揣之曰:'无善无不善'也,'有善有不善'也,'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也,呜呼!岂不妄与!(以上均见《尚书引义》卷三)
少年水上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待机会的小强 幼苗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93.8% 举报

要解释这篇古文,必须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周子即周敦颐,宋理学家,程朱理学的开山鼻祖.
诚,几,性,成,无为,善恶.等等,都是理学的术语.
大意说来,诚,指宇宙和自然界的本原、根本属性,有点类似于“道”的这种东西.几,指人的本原、根本属性、精神.成,指追求成的过程,也指学习与实践.无为,泛指静寂,空,无,自在的状态.
明白上面的这些术语,才能理解上文.
不才试译如下(按句):
周子曰:'诚无为.'
周子说,诚,就是无为(静寂,无,空).
无为者诚也,诚者无不善也,故孟子以谓性善也.
自在无为,就是诚,诚,都是善的.所以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诚者无为也,无为而足以成,成于几也.
懂得“诚”的人,就是努力做到“自在无为”.保持“自在无为”,就足以去追求达到“诚”了.求诚,关键在于修炼人的内心精神.
几,善恶也,故孔子以谓可移也.
几,就是善恶之初.所以孔子说,人的性,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孟子也说,苟不教,性乃迁)
有在人之几,有在天之几.
几的组成中,既包括人性中的善恶,也包括天性中的善恶.
成之者性,天之几也.
追求“诚”,是人的天性,也是天性中的善.
初生之造,生后之积,俱有之也.
人一出生,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养成,都包含着上面说的“在人之几”(人性)和“在天之几”(天性).
取精用物而性与成焉,人之几也.
人成长过程中,需要耗用万物与汲取自然精华,与此同时,人的“性”也在成长与发展,这就是人的善恶开始形成了.
初生所无,少壮日增也.
人的善恶,刚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的,而是随着其长大而成长起来的.
苟明乎此,则父母未生以前,今日是已;太极未分以前,目前是已.
倘若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就会知道:人还没有出生时,就必写是今天这个样子了;宇宙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必写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悬一性于初生之顷,为一成不易之形,揣之曰:'无善无不善'也,'有善有不善'也,'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也,呜呼!岂不妄与!
事先就把某种“性”赋予新生的人或事物,并且视之为不发生变化,而揣度认为说:既没有善也没有不善,或者既有善又有不善,或者可以成为善也可以成为不善,唉,难道不很荒谬吗?
以上仅供参考.因为涉及理学的概念比较多,有些地方只能意译.
回答补充问题:
宋明理学是有点清玄的哲学,有点介于儒家思想与道家、佛家之间,讲起来不大好讲.这段话,大意是讨论人的天性的.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无.人之初生,本质属性也是空的,随着生长过程中,汲取万物精华的同时也同时汲取了物中包含的善恶,要变成什么人,是早就注定的.改进的办法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尽量保留“在天之几”,尽量消灭“在人之几”,达到空无的境界,天人合一.
在下只是帮助你翻译古文,要说到对理学的了解,我所知也是十分有限.你若感兴趣,可以找周敦颐的书看,比较有名的是《通学》.二程、朱熹都是周子学说发扬广大并集大成者,非我的学识可以在此解释的.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4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