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译文两次直接写墨池对文章主旨的表达各起什么作用

墨池记译文两次直接写墨池对文章主旨的表达各起什么作用
最好用一两句话概括谢谢
无灯照明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sammy66 幼苗

共回答了12个问题采纳率:91.7% 举报

这篇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用小题目做大文章.题目是为墨池作记,据说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池,但实际上,传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从曾巩此文“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的语气来看,他对临川墨池是否确为王羲之的真迹,也是抱着怀疑态度的.因此,他略记墨池的处所、形状以后,把笔锋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也就是说,并非“天成”,而是后天勤学苦练的结果.这是本文的第一层意思.这层意思紧紧扣住“墨池”题意,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就此完结.作者由此进一步引申、推论:(一)学习书法是如此,“欲深造道德者”也是如此.从学习书法推及道德修养,强调都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二)从“人之有一能”尚且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将永远影响后世.也从书法推及风节品德,从具体的书法家推及更广泛的仁人志士,这是从他们对后人的影响来立论的.这两点推论都极为自然,并非外加,表现了曾巩思路的开阔,识见的高超.如果是低手写作这类碑板文字,往往就事论事,粘着题义,不知生发、开掘的.这是本文的第二层意思.沈德潜评本文说:“用意或在题中,或出题外,令人徘徊赏之.”(《八大家文读本》卷二十八)“题中”“题外”,即分别指上述两层意思.更有说者,“题外”实在还在“题中”.这两层意思不仅由小及大,从前者推出后者,顺理成章;而且,从讲书法到讲道德,从讲怀念书法家到追慕先德,都还是跟题意相扣的.为什么能这样说呢?因为墨池旧址“今为州学舍”;本文之作,又是作者应“教授王君盛”的请求;王的目的又是“勉其学者”.所以,重点是一个“勉”字.于是,从学习书法到道德风节,自然是勉励生员们的应有内容.如果死扣“墨池”,拘于一般题义,只讲书法,倒反死于题下,甚至远离作记本意了.所以,这第二层意思,就一般作法来说,是“题外”;就本文来说,实在还在“题中”.这篇短文的另一特点是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全文可分十四句,其中设问句五句:“岂信然邪?”“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而因以及乎其迹邪?”“以勉其学者邪?”“也”字句两句:“荀伯子《临川记》云也”,“非天成也”.最后又以一个感叹句作结:“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这篇说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特别是五个设问句,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低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2.62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