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

近来,“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而“PM 2.5”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霾没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PM 2.5”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C.雾霾天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 2.5”污染
禾上爱恋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xwhight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85% 举报

解题思路: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其颗粒大小远远大于微观的分子,其来源主要有生活中的不合理焚烧以及汽车尾气、工业烟尘等,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因,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实施绿色工程可防治污染,以此来解答.

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不是胶体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
B.“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为目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故B错误;
C.“PM 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含吸附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C错误;
D.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因,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实施绿色工程可防治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注意雾霾与PM2.5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把握胶体的性质、空气质量指标及环境污染和治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年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11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