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松江区二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多选)

(2014•松江区二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多选)
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B.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D.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全见个狼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庄小洋 幼苗

共回答了9个问题采纳率:88.9% 举报

解题思路: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
(1)当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A、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能保持血液pH相对稳定,A正确;
B、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也能维持血液pH相对稳定,B正确;
C、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C正确;
D、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可见,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D正确;
E、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不能构成缓冲对,E错误.
故选:ABCD.

点评:
本题考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尤其是pH,掌握人体调节pH相对稳定的原理,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