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异晶的有机分子在相同的溶剂中有时溶解度会不同,这种差异是否反映的是其微观物理状态的差异.

同质异晶的有机分子在相同的溶剂中有时溶解度会不同,这种差异是否反映的是其微观物理状态的差异.
1)同质异晶分子在溶液状态下不一定是以单个的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2)溶液状态的同质异晶有机分子以维持其原晶格排列的二聚体或多聚体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这样才能解释同质异晶物质在溶解度上的差异,也可以解释同质异晶药物制成注射剂后疗效的差异(分子排列掩盖了与靶部位作用的官能团).是否正确,有文献支持吗.
zhgr1970 1年前 已收到2个回答 举报

bjbkwbc 幼苗

共回答了23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分子之间广泛存在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量越大,这种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越多,会形成次级结构,甚至分子内部也存在次级结构,典型的代表就是蛋白质.
这种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极性差异,以及与其它分子之间的基团相互作用的差异,当然会影响溶解度上的差异;如果是药物,那与标靶相互作用的方式也会有差异,导致药效大相径庭.

1年前 追问

1

zhgr1970 举报

是否有人证明了问题中的两个猜想,用什么手段证明了小分子药物(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分子,而不是蛋白质)溶液也会存在次级结构。

举报 bjbkwbc

回答是肯定的,多肽结构可以认为有别于蛋白质吧,又符合你所说的分子量小于1000,当然也存在这种次级结构。

dazz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举报

在溶解时,还要考虑,溶剂与不同晶型的晶面作用,除你上面说的原因外,是否还要考虑,在溶解时,有机分子是否发生了旋光性变化,导致疗效差异。你上面的两点揭示了部分原因。有文献支持的,还有很多其他观点,可查药用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相关文献。你在追问中提到的次级转变,只要分子聚体大于4个重复单元结构,就定会出现次级转变。...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1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