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

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前者______、后者______.
fox_冰冰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fly_girl 幼苗

共回答了22个问题采纳率:95.5% 举报

解题思路: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确定题目中提到的白色的“哈气”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其形成采取相应的措施.

答:水蒸气遇冷才能凝结成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件入手的.
在冬季,司机用暖风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气”;
在夏季下大雨时,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挡风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水蒸气在挡风玻璃上遇冷可以凝结形成“哈气”,此时打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度低于挡风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液化,从而起到预防“哈气”产生的作用.
故答案为:通过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降低车内水蒸气的温度,使它不能放热液化.

点评:
本题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考点点评: 明确题目中所说的哈气是什么,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81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