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换一个字的故事就像“推敲”那样的故事

zmxbbb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米缸4号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0% 举报

参考答案: http://tieba.baidu.com/f?kz=153312896 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记载:唐末五代有个诗僧叫齐己,喜欢赋诗.一日听说住在袁州的郑谷很有才学,于是携带诗卷前往拜谒.郑谷盛情款待了齐己,两人相见如故,互相切磋.郑谷见齐己的《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便对他说,数枝已不是早,还不如一枝好.这样一改就使诗意更为精妙深微,和诗题更为切合了.
  据宋朝周紫芝《竹坡诗话》载:汪内相将赶赴江西临川,曾吉父以诗相送,有“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句.韩子苍见了,把它改为“白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冷近题诗”.这样把原诗句中直白平淡的“中”、“里”改成蕴涵浓郁情感的“深”、“冷”,使诗句的表现力大为增强.
  元朝诗人萨都剌,一年漫游江南,在杭州千年古刹天竺与法善寺长老结为诗友.后来写成一诗给长老,此诗有情有景,广为嘉赏,特别是诗中的“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两句,萨都剌更是自鸣得意.就在萨都剌高兴之时,收到一乡村老者的来信.老者在信中认为,诗中的“闻”与“听”两字语义重复,希望能改一下.萨都剌认真考虑,觉得有理,但想改却总不如意,于是只好登门求教.老者深为感动,热情款待,并讲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可以把“闻”改为“看”,这样就不仅能解决语义重复,还能拓宽诗句的表现范围,更有诗意.萨都剌于是把诗句改为“地湿厌看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并拜老者为师.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