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淮安)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2012•淮安)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填一种);
(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______.
夏天的凉席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panfred 春芽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87.5% 举报

解题思路: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1)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2)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温度变化时溶液中量的变化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等.
(3)根据溶解度进行有关的计算.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B;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温、加溶剂等;
(3)在t1℃配制A溶液时,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g+25g]×100%=20%<25%,由此可知: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他不能成功.
故答为:(1)B;(2)降温(或加水);(3)不能成功.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2.48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