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面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1)已而之细柳军___(2)不闻天子之诏___(3)称善者久之___(4)妾之美我者__

解释下面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
(1)已而之细柳军___
(2)不闻天子之诏___
(3)称善者久之___
(4)妾之美我者___
(5)肉食者谋之___
林子昊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brenda_w_u 幼苗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85.7% 举报

虚词“之” 在疑问句或者否定句中常用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作前置宾语的标志或前置宾语.阅读时,把握这个特点,从语法角度分析,就比较容易判断.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7题: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从所给句子看,A句“官”为名词,“之”应为动词“到……去”.B句“罪”为动词,句子为否定句,正好符合“之”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的特点.C句“之”为代词,比较明显.D句为疑问句,“之”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标志.可见,如果明白了“之”语法意义上的特点,选项就豁然开朗了.答案:B.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为
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酿泉为酒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60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