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某同学想通过下图装置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Ⅰ.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水,干燥SO2气体,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装置D除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Ⅱ.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Na2SO3假设2:只有Na2SO4假设3:______.
(1)若假设2成立,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Na2O2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答:______(填“是”或“否”).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3,进行实验.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1mol•L-1 BaCl2溶液、1mol•L-1 Ba(NO32溶液、1mol•L-1稀盐酸、1mol•L-1稀硝酸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rqf2rr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我的gg有点胖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82.4% 举报

解题思路:Ⅰ.装置C中发生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加入装置C的二氧化硫应干燥;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与装置C的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
Ⅱ.根据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可能生成的物质解答;
(1)若只有Na2SO4生成,二氧化硫被过氧化钠氧化为硫酸钠;
(2)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
(3)要做验证固体有Na2SO3和Na2SO4,可以检验SO32-与SO42-,可以利用二者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硫酸钡不溶于酸,亚硫酸钡可以溶于盐酸,据此设计实验方案(或者利用SO32-与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然后在用氯化钡检验SO42-).

Ⅰ.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装置D除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Ⅱ.假设3:由假设1与假设2可知,固体可能是Na2SO3和Na2SO4
故答案为:含有Na2SO3和Na2SO4
(1)若只有Na2SO4生成,二氧化硫被过氧化钠氧化为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
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2)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如果含有亚硫酸钡,加入硝酸后,会将之氧化为硫酸钡,不能确定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或二者兼有,不能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
故答案为:否;
(3)要做验证固体有Na2SO3和Na2SO4,可以检验SO32-与SO42-,实验方案为:
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加过量的1 mol•L-1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SO3或Na2SO4;继续滴加适量的1 mol•L-1的稀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有Na2SO3和Na2SO4,即假设3成立(或: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加过量的1 mol•L-1稀盐酸,若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有Na2SO3;继续滴加适量的1 mol•L-1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SO4,综总上述,假设3成立);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②滴加过量的1 mol•L-1BaCl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SO3或Na2SO4
③滴加适量的1 mol•L-1的稀盐酸 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有Na2SO3和Na2SO4,即假设3成立或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②滴加过量的1 mol•L-1稀盐酸 若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有Na2SO3
③滴加适量的1 mol•L-1BaCl2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有Na2SO4.综合上述,假设3成立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硫酸盐.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与装置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实验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理解原理是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80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