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各出自哪首诗、作者、哪个朝代人、诗句是什么意思?
hdx198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哎呀我不是黄蓉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84.6% 举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 苏轼《水调歌头》
释义:但愿:希望.婵娟:明月、嫦娥.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僧志安 南宋
细蒙蒙沾在身上、似有若无的,是杏花盛开时的雨;轻飘飘拂面而过、略无寒意的,是杨柳枝下的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王维 唐代
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代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1年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80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