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伯玑金陵王士稹赏析

什么都可以商量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意外干谒cc 春芽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寄陈伯玑金陵 
东风着意吹杨柳
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
隔江残笛雨潇潇.
古诗词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诗人写作时有意或无意使用的手法也是千变万化.鉴赏时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分析,本诗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细究起来,这一首诗运用到的表现手法竟至也有近十种之多,试分析如下:
1、借景抒情.作者描绘东风、杨柳这些代表优美春光的典型景物,正衬出与友人的美好情谊及其给予心灵的慰藉,同时反衬出思念之深切.一江春水,潇潇春雨的景致,也烘托出诗人的怅惘之情及对友人的思念.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寄寓在东风、杨柳、隐隐笛音、潇潇春雨等景物之中,深沉的情感与清丽而优美的景物融为一体,蕴意绵长,言近旨远.
3、以乐景写哀情.和煦的春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青青杨柳,在这柔柔春光中,绿意铺展开来.优美的景致反衬出思念之情的忧伤,而这忧伤中又带着丝丝甜意,这真是“甜蜜的忧愁”.
4、烘托渲染.东风杨柳等景物渲染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绿满天涯的景象更是烘托出一种旷远的境界.笛音袅袅,春雨潇潇,春水涣涣,江流渺渺,作者对于友人的那种绵绵脉脉的情谊对景物的渲染更加委婉动人.
5、象征.杨柳历来是传统文化中的寄寓情思之物,“梅花落”之类的笛音也常用来表达相思相忆,“杨柳”“残笛”实际是情谊的象征.
6、虚实结合.第一句实写眼前春风吹拂杨柳的情景,第二句由实转虚,想象春风将绿意染上了芜城亭桥之上,从而引发了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第三句写折柳是实事,写寄怀又是虚情;第四句写隔江吹来的飘渺笛音,又将想象着于实景之上.综其笔法,作者将虚实结合的技巧运用到了极致.这正是少为现代人关注而恰为古诗人娴熟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7、想象.参见“虚实结合”.8、拟人.春风着意,杨柳寄怀,皆为拟人笔法.9、用典.杨柳、折柳即为用典.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因“柳”谐音“留”,折柳送别寄寓惜别之意.汉唐二朝,长安灞桥边植柳,为送别攀折之用.李白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诗句“客舍青青柳色青”,皆属此类.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