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小组用依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依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

Ⅰ、某小组用依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依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______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______衡量光合速率.
(2)B点的含义是______.
(3)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曲线3.D点的限制因素是______;A点的C3含量______(大于、小于、等于)C点.
(4)该小组分离出依乐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和c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包括______.
Ⅱ、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棉花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并通入空气,装置如图3.
(1)若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Fe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
(2)若通过甲、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丙装置作何改动______.
(3)若通过甲、丁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有机物,丁装置作何改动______.
(4)以上三组实验中,甲组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实验组、对照组).
小兔子乖乖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南亚丫头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0.5% 举报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Ⅰ.(1)图1中改变太阳灯与试管的距离,故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此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单位时间气泡产生数目(或气泡产生速率)衡量光合速率.
(2)具图1可知,B点的含义是当光强为一定值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曲线3.D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A点的光照强度大于C点,A点的光反应产生[H]和ATP较多,被还原的C3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A点的C3含量小于C点.
(4)该小组分离出依乐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类囊体膜和c叶绿体基质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NADPH(或[H]),故由b类囊体膜转移至c叶绿体基质的物质主要包括ATP、NADPH(或[H]).
Ⅱ.(1)若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Fe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单一变量为Fe的有无,故乙装置中的完全培养液改为缺Fe培养液.
(2)若通过甲、丙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单一变量为氧气的有无,故不给丙装置通空气.
(3)若通过甲、丁两装置的实验证明植物的地上部分为根提供有机物,单一变量为有机物的有无,故切除丁装置中植株的地上部分.
(4)以上三组实验中,甲组为自然状态下的实验,故①②③中都是作为对照组.
故答案为:
Ⅰ.(1)光照强度 单位时间气泡产生数目(或气泡产生速率)
(2)当光强为一定值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温度 小于
(4)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 稳定的化学能 ATP、NADPH(或[H])
Ⅱ.(1)将乙中的完全培养液改为缺Fe培养液
(2)不给丙装置通空气
(3)切除丁装置中植株的地上部分
(4)①对照组 ②对照组 ③对照组

点评:
本题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71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