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不均匀电场的极性效应有下面这样的叙述,为什么呢

极不均匀电场的极性效应有下面这样的叙述,为什么呢
极不均匀电场,当棒为正极时,直流击穿电压与工频冲击电压接近相等;
极不均匀电场,当棒为负极时,直流击穿电压远高于工频冲击电压;
easy1004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yuziyuzi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80% 举报

在各种各样的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棒—棒”气隙具有完全的对称性,而“棒—板”气隙具有最大的不对称性.其他的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情况均处于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击穿特性之间.
而在极不均匀电场的间隙中(如棒-板间隙),击穿总是发生在棒电极处于正极性的状态,因而交流击穿电压幅值与正极性棒对负极性板间隙的直流击穿电压相近.
均匀电场中,由于各点电场强度都是一样的,当施加稳态电压(直流、工频交流),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穿强度时,间隙就击穿了.但日常很难见到均匀电场.对于稍不均匀的电场,日常见得很多.如球-球间隙,球-板间隙等,以球-球间隙为例,当间隙距离小于1/4D时,其电场基本为均匀电场,当 D/4 ≤S≤ D/2 时,其电场为稍不均匀电场.
不均匀电场的差别就在于空气间隙内,各点的电场强度不均匀,在电力线比较集中的电极附近,电场强度最大,而电力线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很小,如棒-棒间隙,是一对称的不均匀电场,在电极的尖端处电力线最集中,电场强度也最大.当加上高压后,会在电极附近产生空气的局部放电——电晕放电,电压再加高时,电晕放电更加强烈,致使间隙内发生刷状放电,而后就击穿了(电弧放电)
在极不均匀的电场中,气体的击穿电压与电极所带电荷的极性有很大的关系.在同一棒对板的间隙中,棒带负电时的击穿电压比带正电时要高一倍多.即在不均匀的电场中,棒对板间隙的放电电压与棒电压极性的关系:负棒时放电电压高.
简单来说有:
1.电力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多为负极性.
2.考虑水的弱电负性,施加负极性电压时更易于发现受潮缺陷.
3.负极性电压易于放电,不易击穿;正极性电压不易放电,易于击穿.

1年前 追问

1

easy1004 举报

写的都看明白了,但是还是没有解惑: 极不均匀电场的极性效应:棒是正极性时击穿电压低,棒是负极性时击穿电压高,这种比较是在同一类型的作用电压下进行的吧,例如在直流电压作用下:Ub(+)

举报 yuziyuzi

1、“但是,直流电压怎么和冲击电压比较呢,”这个是因为冲击电压一般都是工频交流电压,这个地方主要就是体现直流电压和交流(冲击)电压的差异; 2、““当棒为负极时,直流击穿电压远高于工频冲击电压”?还是理解不了”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负极性电晕或正极性电晕均在尖端电极附近聚集起空间电荷。在负极性电晕中,当电子引起碰撞电离后,电子被驱往远离尖端电极的空间,并形成负离子,在靠近电极表面则聚集起正离子。电场继续加强时 ,正离子被吸进电极,此时出现一脉冲电晕电流,负离子则扩散到间隙空间。此后又重复开始下一个电离及带电粒子运动过程。如此循环,以致出现许多脉冲形式的电晕电流。 工频交流电晕在正、负半周内其放电过程与直流正、负电晕基本相同。工频电晕电流与电压同相,反映出电晕功率损耗而且电子和离子在高频电场作用下,反复运动,也就可以反复碰撞,阻止电荷复合,自由电荷越多,击穿电压就下降了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2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