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明明是写半亩方塘,可为什么要用"观书有感"作为题目?

这首诗明明是写半亩方塘,可为什么要用"观书有感"作为题目?
50字以上,我急用
四川恐龙蛋 1年前 已收到7个回答 举报

jiejie383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作者以水塘的形象作比喻,正如源源不断的活水可以使水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1年前

14

dtrjyt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观书”是读书之意,“感”即读书产生的感想。本文以《观书有感》为题,点出了诗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诗人写作的目的。

1年前

6

我只在乎你lhz 幼苗

共回答了2个问题 举报

借物育人!!!!!!!!!!!!!!!!!!!!!!!!!!!!!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1年前

3

yom_cq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观书”是读书之意,“感”即读书产生的感想。本文以《观书有感》为题,点出了诗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诗人写作的目的。借物育人. 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1年前

3

圣诞少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半亩方塘是拿来指书籍的,当然要用那题目了。说白点就是比喻了

1年前

2

小山17 幼苗

共回答了2个问题 举报

作者是借池塘里的水可以源源不绝流动的原因,比喻读书时候的思维为什么可以连绵不绝.那是因为头脑有不断的书籍知识补充.他写的是看书有所感悟,而不是写看到清渠(方塘)有所感悟。用譬喻的方法说理既形象又直观,所以文题就是《观书有感》了。...

1年前

1

何况安子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为什么题目是《观书有感》而不是《观塘(渠)有感》?”这是学习了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之后大多数学生的疑问,其实也是我的疑问。
说实在话,在那次上课前,尽管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也与同事们进行过探讨,但始终没能有一个满意的解释。
上课时,不知是“急中生智”,还是与学生对话迸出了思维的火花,我忽然产生了顿悟,那就是——
朱熹在读书时产生了感慨:要使头脑更加聪慧,就得不断地读书...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22 q. 2.13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