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标签.氧气、乙炔、二氧化碳,

非飞龙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baitouweng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94.1% 举报

氧气物质特性分析表
标识中文名:氧[压缩的];氧气危险货物编号:22001
英文名:oxygen,compressedUN编号:1072
分子式:O2分子量:32.00CAS号:7782-44-7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218.8相对密度(水=1)1.14相对密度(空气=1)1.43
沸点(℃)-183.1饱和蒸气压(kPa)506.62/-16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118.4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LD50: LC50: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急救方法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掉衣服,并给予医疗护理;眼睛接触液体时,先用大量水冲洗数分钟,然后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物/
闪点(℃)/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与易燃物(如氢、乙炔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元素化合发出光和热,也即燃烧.当氧与油脂接触则发生反应热,此热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当空气中氧的浓度增加时,火焰的温度和火焰长度增加,可燃物的着火温度下降.
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22002 液氧物质特性分析表
标识中文名:氧[液化的];液氧危险货物编号:22002
英文名:oxygen,refrigerated liquidUN编号:1073
分子式:O2分子量:32.00CAS号:7782-44-7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无臭气体,液化后成蓝色.
熔点(℃)-218.8相对密度(水=1)1.14相对密度(空气=1)1.43
沸点(℃)-183.1饱和蒸气压(kPa)506.62/-16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临界温度(℃)-118.4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LD50: LC50: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皮肤接触液氧时可引起严重冻伤,导致组织损伤.
急救方法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掉衣服,并给予医疗护理;眼睛接触液体时,先用大量水冲洗数分钟,然后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物/
闪点(℃)/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与易燃物(如氢、乙炔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元素化合发出光和热,也即燃烧.当氧与油脂接触则发生反应热,此热蓄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当空气中氧的浓度增加时,火焰的温度和火焰长度增加,可燃物的着火温度下降;液氧易被衣物、木材、纸张等吸收,见火即燃;液氧和有机物及其它易燃物质共存时,特别是在高压下,也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二氧化碳物质特性分析表
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 [压缩的];碳(酸)酐危险货物编号:22019
英文名:Carbon dioxide,compressedUN编号:1013
分子式:CO2分子量:44CAS号:124-38-9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56.6相对密度(空气=1)1.53
临界温度(℃)31.0临界压力(MPa)7.38
沸点(℃)-78.5蒸气压(kPa)1013.25/-39℃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窒息性气体,容器损漏时,该液体能迅速蒸发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过饱和,在密闭容器中可将人窒息死亡;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以上,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35%以上时,则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致死;长期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承受力有影响,引起情绪波动和烦躁不安;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气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或眼睛严重的低温灼伤.
急救方法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②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查后再用.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2020 二氧化碳[液化的]物质特性分析表
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 [液化的] 危险货物编号:22020
英文名:Carbon dioxide,refrigerated liquidUN编号:2187
分子式:CO2分子量:44CAS号:124-38-9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液化气体.
熔点(℃)-56.6相对密度(空气=1)1.53
临界温度(℃)31.0临界压力(MPa)7.38
沸点(℃)-78.5蒸气压(kPa)1013.25/-39℃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急救方法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v%)/
建规火险分级戊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危险特性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查后再用.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