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延庆县一模)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延庆县一模)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其中物质Z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将t2℃时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若将t1℃时340g 20% X溶液浓缩成40%的溶液,应蒸发______g 水.
(3)如图乙所示,20℃时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A,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A可能是______;将Z的饱和溶液换为Y的饱和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若观察到Y的饱和溶液中同样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物质A可能是______.
346233904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784539ecd01950c4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94.7% 举报

解题思路: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使用X溶解度曲线,分析将X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由于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说明该溶液的温度升高了,则加入的固体A应为遇水放热的物质,因此A为氢氧化钠或氧化钙.由于Y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若把X换为Y,也有晶体析出,则说明温度降低了,因此加入的固体A就应为遇水吸热的物质,因此A应为硝酸铵或干冰.

(1)a点是曲线XY的交点,故表示的含义是t2℃时,X和Y的溶解度相等;Z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X散文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X、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设应蒸发水的质量为x,则340g×20%=(340-x)×40%,x=170g.
(3)由于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该溶液的温度升高了,则加入的固体A应为遇水放热的物质,CaO或NaOH;由于Y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若把X换为Y,加入的固体A就应为遇水吸热的物质,故答案为NH4NO3或干冰.
故答案为:(1)t2℃时,X和Y的溶解度相等;变小;(2)加溶质X、蒸发溶剂或降温;170;(3)CaO或NaOH;NH4NO3或干冰.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考点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而且考查了物质溶于水时能量的变化.

1年前

4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4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