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入派三声”所造成的古今平仄相异外,有没有人总结过其它个别字的变化

除“入派三声”所造成的古今平仄相异外,有没有人总结过其它个别字的变化
譬如我见过网友的这些总结:
古音中平仄两读而其意不变的字:醒、听、看、过、望、忘
今天是仄声,古为平声的字:场、俱、探、筒、喻、炖、跑、搂
但我知道只这些应该是不够全面的,如“茗”字,就是今平古仄.
所以就想问问有没有谁曾经把除入声字外的其他字音变化也单独细致地梳理过一遍,我知道自己查《平水韵》就能很容易地把它们找出来,但是比较懒而已.
推荐我自己去查《平水韵》的就不必回话了,
品种不详:这个没有方法可言啊,我只需要把除入声字外的其他古今平仄相异的字择出来而已.我自己懒得对照一个大表一一去对,所以问一问有没有网友曾经做过这种枯燥的事情.
伶人VS戏子:你的回答文不对题,我问的不是入派三声的问题,是除入声字外平上去三声间古今读音相异的问题,请不要乱贴入声字表给我.
8848hong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谁赶走了卓大婉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94.4% 举报

人们确实太懒了,只看到了一个比你稍微全面一点的总结,不过应该还有不足.姑且贴过来吧.
如:“看忘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受)售叟任(承担)妊”,古时候都是平声字,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就要读成平声.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时都读成仄声.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65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