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瓶口的详细介绍都江堰的宝瓶口的形状、作用、位置进行介绍,并用通俗的语言说明,

qq76018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路过透透气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75% 举报

宝瓶口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绵阳、射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里,一千余万亩农田. 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宝瓶口右侧过去有一个末凿去的岩柱与其相连,形如大象鼻子,故名“象鼻子”.象鼻子因长期水流冲刷、漂木撞击,已于1947年被洪水冲毁培塌.宝瓶口岩基,干百年为飞流急湍的江水冲击,出现了极大的悬空洞穴. 在离堆右侧,还有一段低平河道,河道底下有一条人工暗渠,那是为保障成都工业用水的暗渠.那段低平河道,当洪水超过警戒线时,它又自动将多余水量排入外江,使流入内江水位,始终保持安全水准,这就便成都平原,有灌溉之利,而无水涝之思.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个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