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

爱情忽隐忽现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yyl59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拙文研思,终归蚩鄙”的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文章的事情,源于天性(才),不是(也不必)后天习德;“但为学士,自足为人”一句则暗含有“但为文章,不足为人”的潜在含义.正因为此,文章具有“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果于进取”的负面效果.所以他说:“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宋玉体貌容冶,见遇俳优……王元长凶贼自贻,谢玄晖侮慢见及……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复闻之,但其损败居多尔.”而“令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旁人.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在《涉务》篇中他电不无遗憾地说:“吾见世中文学之上,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一句话:文人既无德,书生又无用.这样的认识当然未免有些偏颇,未必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不可否认,它也有相当的深刻性与针对性,从一个角度切中了文学与文人的要害.

1年前

4

落英缤 幼苗

共回答了7个问题 举报

学问钝的人积累功夫,不妨达到精熟;文章拙的人钻研思考,终究难免粗俗拙陋。

1年前

2

lztdbc 幼苗

共回答了604个问题 举报

一个人学问如果不好,勤奋积累,慢慢地也会渊博起来。一篇拙劣的文章再怎么研究深思,也终究只是一篇不好的文章。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0.015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