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杨浦区一模)如图为轴突-树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2005•杨浦区一模)如图为轴突-树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神经纤维正处于______电位,这种电位与膜内外的______有关.
(2)当冲动传导到⑥时,末梢中______释放______,从而将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3)结构①的合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______有关,结构⑤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有关.
(4)神经纤维上信息的传递与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其不同点是,神经纤维上信息的传递形式是______,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是______.其共同点是,都是通过______完成的.
(5)兴奋的传导和恢复过程中,Na+通过神经元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______.
飞翔196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kiti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以膜内动作电位传导为标准.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在静息状态下,当膜受到刺激时,膜上的Na+通道打开(此时膜上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膜外Na+大量内流.随着膜外Na+的不断内流,膜内的正电荷逐渐增多,膜内电位逐渐增高,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就开始阻止Na+的内流,当阻止Na+内流的力量(电位差)与使Na+内流的力量(浓度差)达到平衡时,Na+停止内流.

(1)轴突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这种电位与膜内外的离子分布有关.
(2)当冲动传导到⑥突触时,末梢中⑤突触小泡释放化学递质(或乙酰胆碱或单胺类物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从而将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3结构①化学递质受体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由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的.⑤突触小泡属于分泌蛋白是由细胞器高尔基体合成的.
(4)神经纤维上信息的传递形式是以动作电位(物理)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是突触前膜释放 释放化学递质(化学)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突触后膜中的蛋白质受体与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结合后,膜上离子通道打开,突触后膜的电位由于递质的不同而兴奋或抑制.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完成的.
(5)兴奋的传导和恢复过程中,Na+通过神经元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主动转运(动作电位向静息电位恢复,Na+向外排出时)、被动转运(动作电位发生,Na+内流时)
故答案为:
(1)静息离子分布
(2)⑤突触小泡化学递质(或乙酰胆碱或单胺类物质)
(3)核糖体高尔基体
(4)动作电位(物理)释放化学递质(化学)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
(5)主动转运(动作电位向静息电位恢复,Na+向外排出时)、被动转运(动作电位发生,Na+内流时)

点评:
本题考点: 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神经调节的内容,该内容是高考中必考常考的内容之一,考查考生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6 s. - webmaster@yulucn.com